遇见植物
Crush On Plants
首届中科院核心植物园
青年科学节(西双版纳专辑)
2020年11月1日至2日,由中国科学院核心植物园(版纳植物园、华南植物园、武汉植物园)主办,中国植物园联盟协办的首届中科院核心植物园青年科学节分别在西双版纳、广州、武汉同步举行作为中科院第三届科学节系列活动之一,本届科学节的主题为“遇见植物”(Crush On Plants),100余位青年科研人员通过科学“练摊”以及丰富的互动游戏,向公众现场展示了植物和人类健康福祉、民族医学和药物发现、植物和传统文化、植物和粮食安全、植物育种和作物基因组学等最新研究故事。西双版纳专辑主要辑录了版纳植物园第五届青年科学节科普海报及现场影像。
遇见植物
Crush On Plants
 

首届中科院核心植物园青年科学节
西双版纳专辑

2020年11月1日至2日,由中国科学院核心植物园(版纳植物园、华南植物园、武汉植物园)主办,中国植物园联盟协办的首届中科院核心植物园青年科学节分别在西双版纳、广州、武汉同步举行。作为中科院第三届科学节系列活动之一,本届科学节的主题为“遇见植物”(Crush On Plants),100余位青年科研人员通过科学“练摊”以及丰富的互动游戏,向公众现场展示了植物与人类相互关系的故事。西双版纳专辑主要辑录了版纳植物园第五届青年科学节科普海报及现场影像。

活动信息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核心植物园(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华南植物园、武汉植物园)
▸ 协办单位:中国植物园联盟

▸ 活动时间:2020年11月1-2日

▸ 活动简介
作为中科院第三届科学节系列活动之一,本届科学节的主题为“遇见植物”(Crush On Plants),100余位青年科研人员通过科学“练摊”以及丰富的互动游戏,向公众现场展示了植物和人类健康福祉、民族医学和药物发现、植物和传统文化、植物和粮食安全、植物育种和作物基因组学等最新研究故事,增进人们对生命的基本认识,助力人与植物和谐相处。
▸ 活动形式
→01/科学“练摊”:青年科研人员基于他们自制的科普海报、实物展示、互动游戏、实验器材、科普体验道具等,通过互动与对话,向公众展示、交流他们最新的科研成果。
→02/雨林科学讲坛:青年科研人员讲述他们自己最鲜活的科学故事(例如:包括科学兴趣的启迪、科学新发现过程等),以提升青少年科学知识,并为他们树立榜样。
→03/主题体验活动:西双版纳、广州、武汉三地公众分别参与“宝岛奇珍”探索、“妙趣棕国”园主解说、“艺术邂逅科学”画展导赏等各种主题的体验活动。

 
科学“练摊”
雨林科学讲坛
主题体验活动

现场图集

科学故事

01/奇异珍稀
从奇花异卉到珍稀濒危,植物多样性魅力无穷。
02/大树密码
树的故事树知道

 
03/生存智慧
生命不分高低,植物天然有智能

 
04/育种魔法
用育种技术的魔法,创造植物优良品种

 
05/相互驯化
没有植物的生活不可想象

06/将今论古
现在是认识过去、开启未来的钥匙

07/相约华南
华南植物园的“抗疫植物”、热带珊瑚岛植物、枸杞育种展示区

08/携手武汉
武汉植物园的非洲特色植物、猕猴桃育种展示区

专辑结语

遇见植物
首届中科院核心植物园青年科学节暨版纳植物园第五届青年科学节专辑
结语
 
 
 
作为中科院第三届科学节在全国各地开展的系列科学活动之一,依托中科院核心植物园在物种保育、资源植物学、保护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版纳植物园、华南植物园、武汉植物园共同策划、协同启动首届中科院核心植物园青年科学节。

本届科学节共征集了来自三家植物园的100余名研究生和青年科研人员的148个鲜活科学故事,涵盖“奇异珍稀”、“大树密码”、“生存智慧”、“育种魔法”、“相互驯化”等多个专题。其中,星油藤、猕猴桃、陆稻、枸杞、西番莲、跳蚤草等特色资源植物和产品,以及寄生花模型、植物标本化石、设备仪器等实物展示与互动内容深受公众尤其青少年的喜爱。

在科学海报展示基础上,版纳植物园第五届青年科学节还特别策划了雨林科学讲坛、科学探索和自然主题体验活动等。

在雨林科学讲坛上,版纳植物园副研究员郁文彬以寄生花等寄生植物为例,向来自西双版纳州一中400余名高一学生普及了生物系统进化的历史,展示了生物演化之“美”。

在科学和自然探索主题体验活动中,棕榈植物专类园管理员刘勐开展的“妙趣棕国”定时解说、驻园艺术家何瑞华开展的“艺术邂逅科学”画展导赏以及“宝岛奇珍”探索、“探访蔡公村”等活动,从科学研究实践、科学思维训练、科学精神传承、科学与艺术融合等角度丰富了本届科学节的形式和内涵。


 

历届青年科学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