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019年十大新闻
+ 查看更多
1.版纳植物园举行建园60周年纪念暨系列学术活动
+ 查看更多
2019年1月3日上午,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举行建园60周年纪念大会。会上,中科院昆明分院分党组书记周杰宣读中科院院长白春礼批示:面向新时代,希望版纳植物园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中科院“三个面向”“四个率先”的新时期办院方针,立足自身“一三五”规划,抓住机遇,积极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战略,做践行绿色“一带一路”倡议的排头兵,引领东南亚热带地区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的发展,早日率先建成世界一流植物园。同日,版纳植物园西园谱(园史馆)、蔡希陶纪念室、环境教育中心启用。西园谱(园史馆)真实地还原了以蔡希陶为代表的一代代版纳植物园人在“扎根边疆、献身科学”精神的鼓舞下,披荆斩棘、坚韧不拔、奋发图强的不平凡的历程。蔡希陶纪念室记录了版纳植物园创始人蔡希陶的一生,他在粮、油、果、药等经济植物的引种保存、开发利用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建设做出了贡献。环境教育中心的建成为开展环境教育研究与实践,向公众传达植物学、生态学最新科研进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提供了平台。
点评:60年来几代版纳植物园人沧桑砥砺、初心不改,将昔日荒蛮的葫芦岛建设成为今天我国最为重要的战略性热带植物资源保藏基地、国家科普教育基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享誉国内外的知名植物园。
2.中国科学院核心植物园特色所筹建启动
+ 查看更多
1月4日,中科院科发局会同版纳植物园、华南植物园、武汉植物园在西双版纳召开了中国科学院核心植物园特色所筹建工作启动会,标志着版纳植物园、华南植物园、武汉植物园在落实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和《关于近期深入推进研究所分类改革的实施意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中迈出了重要一步。核心植物园特色所将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对植物资源的需要,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在解决国家可持续发展领域发挥作用。
点评:核心植物园特色所的筹建启动标志着中科院植物园将凝聚创新力量、资源平台和产业化队伍,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以核心植物园特色所为核心,引领国家植物园创新体系建设,为“美丽中国”和“绿色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3.棕榈化石让青藏高原“年轻”千万年
+ 查看更多
3月7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古生态研究组苏涛研究员、周浙昆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国际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发表了关于产自青藏高原中部,距今约2500万年的大型棕榈叶片化石的相关科研成果,为青藏高原抬升历史提供了新的证据。文章在线发表当日,研究成果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和《朝闻天下》栏目播出;新华社发布的通稿被100余家媒体转载;12月,《苏涛,测龄青藏高原(自然之子)》专题报道在人民日报刊出。
点评:古生态研究组长期以来致力于青藏高原及东南亚地区新生代化石植物群的研究。近年来,苏涛率领团队成员进藏19次,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区累计野外工作时间超过300天。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中,版纳植物园古生态组承担了青藏高原新生代植物群及环境变化的野外科考与研究工作,已经采集到青藏高原不同产地和时代的1万余块植物化石材料。
4.中国植物园联盟新一届理事会成立并发布《关于建设国家植物园体系的倡议》
+ 查看更多
4月25日,中国植物园联盟第二次成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联盟新任理事长张亚平指出,中国植物园联盟是开展跨部门沟通协作的有效平台,对加强我国植物园的整体实力与影响力、增强植物园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新时期,国家、地方对植物园建设提出了更多的需求与更高的要求,联盟下一步要为国家、地方植物园发展提供规划支撑;为重要新建植物园的建设提供技术、管理、人才支撑,为已有植物园的能力提升提供标准、规范支撑。要充分发挥联盟高层次专家的智库作用,为国家植物园体系的出台、为国家有关部门、为国际履约、为国家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点评:中国植物园联盟通过实施本土植物全覆盖保护计划、拟定植物园建设标准与规范、开展专业人才培训等务实有效的工作,凝聚了我国116家植物园综合创新力量,推动了我国植物园体系的建设,促进了地方生态文明建设。
5.版纳植物园2019年共发表28个植物新种,占全国当年发表新种数量的10%以上
+ 查看更多
通过中缅联合野外科学考察、西双版纳地区本土植物全覆盖保护计划等工作的开展,版纳植物园2019年在《植物分类》(Phytotaxa)、《植物多样性》(Plant Diversity)等国际分类学期刊上先后发表28个植物新种。其中,东南亚中心植物多样性与保护研究组贡献了包括大萼凤仙花、乔木新种克钦肖榄等19种。根据在国际植物名称索引(IPNI)上查询的结果统计,2019年世界上发表的植物新类群为4037种,其中中国植物学家发表了200余种,版纳植物园发表植物新种占中国当年发表植物新种数量的10%以上。
点评:大量植物新种的发表,是近年来版纳植物园积极践行绿色“一带一路”倡议,开展东南亚热带地区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所取得的重要进展之一。未来还有更多的植物新种有望被记录和发表,这些植物新种在丰富东南亚植物区系数据的同时,预示着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迎来生物大发现新时代。
6.版纳植物园胡彦如、苏涛荣获2019年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资助
+ 查看更多
8月16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网站正式公布了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决定资助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600项,分别来自196家单位,云南省有4家单位获得6项资助,其中版纳植物园获得2项资助。胡彦如研究员入选生命科学部优秀青年项目资助,项目名称为“植物激素调控与环境适应性”,资助额度为130万元;苏涛研究员入选地球科学部优秀青年项目资助,项目名称为“青藏高原古植物与古环境”,资助额度为130万。
点评:版纳植物园在同一年出现2位“优青”项目获得者,提升了边疆科研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士气,青年人才的快速成长为植物园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7.第六届中国树木年轮学大会在版纳植物园召开
+ 查看更多
10月23日至27日,第六届中国树木年轮学大会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召开。 本届大会主题为“树轮-环境-热带森林”,来自全国88个科研院所、高校共计330余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为表彰中国学者在树木年轮学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此次大会首次设立了中国树木年轮研究杰出贡献奖以及青年人才奖,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李江风研究员和袁玉江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邵雪梅研究员获得中国树木年轮研究杰出贡献奖,福建师范大学方克艳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吴秀臣副教授获得中国树木年轮研究青年人才奖。
点评:近年来,版纳植物园树木年轮与环境演变研究组立足我国西南地区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开展热带亚热带森林关键类群乃至生态系统对区域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响应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2019年发表在国际期刊Global Change Biology的文章对气候变化如何改变喜马拉雅地区树木生长速率进行了解答,为评估全球变化背景下生态系统响应提供科学依据。
8.版纳植物园在克隆整合与种间互促作用、热带雨林中的高海拔避难所等研究中取得进展
+ 查看更多
版纳植物园恢复生态学研究组卢华正博士等研究首次证明当克隆植物尚未出现克隆整合时,胁迫生境中种间互促有利于植物的生存;当优势的克隆植物发生克隆整合时,植物对种间互促作用的依赖程度会大大降低。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期刊New Phytologist上。版纳植物园植物系统发育与保护生物学研究组孟宏虎博士等提出在气候持续变暖的过程中,热带雨林地区的山顶成为一些残余高山植物最后的气候避难所,这些区域应该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关注对象。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Alpine Botany。
点评:2019年,版纳植物园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300余篇。其中,关于植物韧皮部-昆虫-病原菌之间相互作用研究进展和挑战的文章在PNAS发表;揭示ABA信号传导及种子萌发的调控机制文章在Plant Cell发表;Annals of Botany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大气二氧化碳浓度重建的代理指标研究的进展。
9.版纳植物园荣获中科院国际化发展重点工作先进单位
+ 查看更多
2019年,版纳植物园喜获10项国际人才计划项目,包括3项国际访问学者项目,6项目国际博士后项目和1项外国青年学者津贴项目。3月,版纳植物园获得中科院院属单位2018年度“国际人才计划(PIFI)”的综合评估情况全院并列第一的好成绩。11月,中科院经量化统计和综合评估,对近三年来国际化推进重点工作表现突出的先进单位给予了通报表扬,版纳植物园荣获中科院国际人才计划管理先进单位。
点评:近年来,版纳植物园十分重视国际人才引进,通过多渠道实施推进国际人才引进计划,不断吸引国外优秀科学家来园工作,进一步深化了与世界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实质性合作,提升了版纳植物园在国际学术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10.版纳植物园首次获得稀有植物寄生花的种子并记录开花全过程
+ 查看更多
寄生花寄生于葡萄科大型木质藤本根部,极其稀有,一年中仅在12月份花开的几个星期内可见。与许多稀有植物类似,在自然状态下,寄生花极难自然授粉成功。2019年,版纳植物园SVEN LANDREIN博士等对野外发现的寄生花进行了人工授粉,获得38907颗种子,版纳植物园成为中国首个、世界上第二个获得寄生花种子的植物园。朱仁斌博士记录了寄生花开花的全过程,这是中国乃至世界上首次记录到寄生花开花的视频。视频经新华社发布后引发公众广泛关注,微博阅读量达3670万。
点评:寄生花和巨魔芋、王莲并列成为版纳植物园在科学传播过程中受众关注超过1000万的植物明星,体现了旗舰植物对科学研究、物种保护和科学传播等工作的促进作用,扩展了版纳植物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