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景区导游解说员
时间:5月,大约5天
内容:环境解说理论与实践,博物兴趣培养
中小学教师自然教育培训
XTBG Training Programs
+ 查看更多
时间:每年7-8月,大约5天,2017年7月12~19日开设第2期
目的: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自然教育能力和教学效果,把抽象的自然知识形象化,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崇尚自然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保护自然的意识。
内容:科学教育经验分享,植物标本制作,校园自然体验课程设计,校园植物繁殖管理与识别,夜游,观星,科学课题探究,用自然笔记提高自然观察能力。
学员:中小学教师、环境教育和自然教育相关机构。
更多定期培训
More Regular Programs
+ 查看更多
第2期中小学教室自然教育培训简介
+ 查看更多
培训时间:2017年7月15日 - 7月19日
培训对象:26名学员,包括来自云南省昆明市、曲靖市马龙县、保山市隆阳区潞江镇、普洱市景东县、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和勐腊县以及景洪市的22所学校的25名老师,以及广西邦亮长臂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1名宣教科科员
授课老师:版纳植物园科学传播与培训部部长王西敏,版纳植物园植物分类副教授谭运洪,版纳植物园园林园艺副教授吴福川,北京四中科教老师段玉佩,版纳植物园环境教育博士张卫哲,版纳植物园科学传播与培训部贺赫、赵江波、刘光裕、刘永红、耿艳红、邱文晖、胡思帆。
备注:因为培训时间紧接版纳植物园举办的第二届罗梭江科学教育论坛,版纳植物园还特意安排培训老师提前两天报到,以便他们参加论坛,与从事科学教育、自然教育和环境教育的、来自全国各地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交流。点击这里了解更多罗梭江论坛相关信息。
第1期中小学教师自然教育培训简介
+ 查看更多
培训时间:2016年7月20日 - 7月24日
培训对象:25名学员,包括西双版纳州21所小学的22名教师和景东县民族小学的3位科教老师
授课老师:
版纳植物园从事环境教育探究的王西敏副教授结合学校教育,向学员们介绍了什么是科普、为什么要做科普、什么是科学教育与环境教育等理念;版纳植物园赵金丽博士以自己的研究为例,介绍了科学教育的目标,如何开展科学教育,科学教育的今天和明天以及关于STEA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rt, Math)的信息,并展示了北京等地在科学教育方面所做的工作;版纳植物园科学传播与培训部环境教育组的耿艳红、刘永红一起和学员分享如何设计户外体验活动,并引导学员们参与以植物叶片为主题的活动,通过分组设计课程帮助学员熟悉设计流程、反思活动效果;同时,通过首届西双版纳州自然笔记参赛的作品,向大家介绍如何激发学生们对自然观察的兴趣,一起分享自然笔记大赛的经验,并让每一位学员完成一幅自然笔记作品。从事植物分类的谭运洪副教授介绍了植物标本的发展历史以及如何制作植物标本,带领学员参观介绍了标本馆,指导大家亲手制作自采的一份植物标本作为学习成果带回各自学校。从事种子学研究的兰芹英正高级工程师带领学员认识了植物种子世界,种子的不同类别和保存方式,让学员们了解参观了种子库,并通过让学员动手操作学习种子活力测定的方法。从事园林园艺的吴福川副教授让学员们认识了常见校园植物种类,介绍了如何科学地进行植物的栽培和管护,学员们亲手操作嫁接、修枝、高空压条等植物繁育技术,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掌握课堂教学内容。